王侠同志在“国医大师”表彰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09-09-14 09:32:49
A A A

 

(200984)

张学文教授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的“国医大师”,受到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三部门的联合表彰。张学文教授不仅是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也是全国30位“国医大师”中最年轻的一位。这是全省广大卫生工作者的骄傲。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张学文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在座的各位名老中医向全省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从“神医”扁鹊、华佗,“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到明代的李时珍;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到《本草纲目》,历代都有世人周知的名医大家,都有经典传世的中医宝典。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华民族,在西医西药传入之前,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够繁衍生息,就是靠中医药来保障人们的健康,防病治病。如果讲自主知识产权,中医药和其中无数秘方,就是我们民族最大的、最丰富的、最拿手的知识产权,而且是具有垄断性的知识产权。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古老的中医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更是历史性地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近年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就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重要指示。今年5月,国家3部委首次在全国评选表彰首届“国医大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对中医药人才的关爱。

    陕西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有着发展中医药事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医。古代有孙思邈、王焘,近代有黄竹斋、米伯让,今天有在座的各位这样一大批优秀的中医药专家,我们陕西可以说是名医辈出。我省境内中草药资源相当丰富,有3600多种,种类和储量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陕南地区有着“中药材之乡”的美誉,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被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医药已逐步成为陕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新形势下,推动我省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就要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继承和弘杨优秀中医药传统文化,认真总结中医药学发展规律,搞好对古典医籍文献、历代医家医案、传统制药技术的系统研究,同时,有效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加大联合攻关力度,努力丰富中医药理论,切实抓好药物研制,进一步提高诊疗技术,使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水平。

    第二,充分挖掘潜力,加强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我省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我省高校众多,科教资源雄厚,特别是有一大批医药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有中医药人才实践锻炼的广阔天地,具有培养中医药人才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和潜力,认真汲取优秀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着力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努力培育新一代医药领军人才和优秀中青年名医,造就更多的“国医大师”。积极引导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刻苦研读经典医籍,多向名师学习,多向实践学习,为早日成才打下坚实基础。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健全中医药教育网络,改进中医药院校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第三,积极开展向张学文教授学习宣传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学文教授55年的从医生涯,充分体现了国医大师所具有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的医德医风。省委宣传部要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做好张学文教授的学习宣传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掀起向张学文教授学习的热潮,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张学文教授为榜样,救业修德,勇创一流,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和干劲。要学习宣传张学文教授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学习他融会贯通、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学习他严谨细致、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学习他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中医药人才队伍的良好形象。

    国医大师达一殊荣来之不易。希望张学文教授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加快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 招生咨询:029-38185360
  •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