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我校干部师生热议2024年全国两会(二)
来源:新闻网 作者:新闻网 点击数:NaN 发表时间:2024-03-08 18:06:06
A A A

编者按: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我校干部师生热切关注会议实况,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多渠道观看、了解会议进程,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想、言体会、道期盼。大家纷纷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敢”的担当,为建设国内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贡献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于远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等任务,为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高校党务工作者,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交流,在全校上下营造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浓厚氛围,引领广大师生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把两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陕西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分层分类开展“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思政课从传统课堂向社会“大课堂”、从学校教室向社会“大教室”、从线下面对面课堂向线上线下融合课堂延伸,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交互融合、同向同行,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党委副书记蒲济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就业工作是社会稳定线、家庭幸福线、学校生命线的重要意义,主动肩负历史使命,准确研判当前就业形势,科学把握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建立集“就业课程学习、就业实践训练、就业特色讲座、就业能力成长、多元师资保障”为一体的就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强化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推动实现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全过程协同、全方位覆盖深入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计划,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和供需对接,千方百计促进2024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校团委书记侯青: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成就显著、举措务实,详实的数据、喜人的成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中,中医药文化传承、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人工智能+等新词热词频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等工作部署务实,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年的关心关爱,为做好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学校团委书记,我将牢记使命和职责,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校大思政格局中的主力军作用,全面深化“一引领三融入五青工程”工作布局,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守正创新、面向未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设国内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贡献青春力量。

计划财务处处长赵利琴:勇立潮头谱新篇,砥砺奋进向未来。通过聆听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看到了中国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巨大进步和发展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两会精神,牢记“优服务、促发展、防风险”的初心使命,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我将团结带领计财处全体工作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手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履职尽责,笃行实干,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后勤保障处处长田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这为高校后勤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师生满意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推动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确保校园的稳定与和谐,成为每一个后勤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服务师生、保障教学”的宗旨,加强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推动成本核算,树立节约意识,运用好节约型校园能源管控平台,推动南校区学生公寓直饮水安装等节约项目,减少开水锅炉等传统设施设备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我们还将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推动后勤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人文管理学院副院长李莹波: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作为中医药高等院校人文社科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备受鼓舞,深受感召。我们要大力发展数字人文教育,从理工学科中汲取理论营养和实践经验,锐意创新,深挖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积极构建“人工智能+线上语言文化传播”新模式,培养高水平语言文化传播人才,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医药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海内外传播,促进文明互鉴和中外人文交流。

外语学院讲师、“民盟”教师代表韩丽:“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沐浴着三月的和煦的春风,2024年的两会如约而至。两会代表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委员提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思政教育的意义和特点,并针对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开展思政教育”观点,让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以“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目标,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向身边的师德楷模教师看齐,争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路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发展规划处、国际合作交流处副科长徐小茜:全国两会是一扇重要窗口,透过它,我们看到了一个信心如磐、凝心聚力、百折不挠的中国。这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更为彰显。作为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我们要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为师生搭建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助力高水平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对外传播。

药学院中药2001班王娇娇: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两会中有多名代表提及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名中药学专业学生,我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人的谆谆教诲,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以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奋进姿态,刻苦学习,增强本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努力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国家和社会。

2024年3月8日党委宣传部来稿 组稿人:王前、高丹阳 审核:李隽)

  •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 招生咨询:029-38185360
  •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