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简介
来源: 作者:佚名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06-11-02 08:48:40
A A A

中医诊断学学科简介

 

    中医诊断学科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协作共建单位有河南、甘肃、贵阳中医学院及宁夏和青海医学院中医系,1998年被批准为中医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全国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国家高等教育委员会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单位。

    在老一代学科学术带头人张崇孝教授的指导下,在张登本教授、严惠芳教授的悉心教导下,学科带头人殷鑫教授带领全体学科组成员齐心协力,经过多年的艰苦拼搏,本学科形成了高学历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助教1人。培养出高水平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大批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3余项,出版著作15 部,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60余篇。取得了省部局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3项。尤为可贵的是,在我们学科主持下与共建单位共同编写了研究生教材《中医诊法研究》,填补了国内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无教材的空白。

在学院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为中医诊断学科添置了100多万元的实验设备,现有智能脉象仪、脉象模型、投影仪、高清晰彩电等设备,为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本学科有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在证候本质的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已形成特色,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证候动物模型,通过整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层次,揭示中医证候(肾、心)的科学内涵。在病证相关性研究方面,对证候在疾病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及症状与证候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整理与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并引入实验室指标,探讨了中医证候(肾、心)的规范化。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本学科积极开展电化教学,利用本校网络的优势在全院开展中医诊断学的电化教学。

 

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简介

 

临床中医药学科成立于1982年,2002年临床中药学学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该学科以王景洪教授为学术带头人,胡锡琴教授、卫培峰副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逐渐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主线,医药科研为主要目标的高水平、高素质师资梯队。

目前本学科拥有教授6名,副教授5名,讲师3名,助教2名,其中2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名具有硕士导师资格,已经形成较为的稳定学科队伍,近三年学科组人员共发表论文64篇,发表论著9部,并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其中6名进入其他学校攻读博士学位,现有在读研究生37名。

目前已形成四个研究方向:① 有毒中药的剂量规范化研究;②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用中药的规范化研究;③中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研究;④秦岭天然药物的药性理论与物质基础研究。目前学科一直承担着国家及我省的一批重要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太白米濒危因素研究及其资源保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国家级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课题“何首乌对肝损害的毒理实验研究”、“何首乌致肝损害与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等项目,目前拥有厅局以上课题16项,科研经费约200万元。

为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陕西中医学院各级领导及学科建设主管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近三年投入了近40万元资金用于实验室及相关设施的建设。目前该学科拥有三个实验室(总面积为160m2),并配备了相应的实验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仪,多功能智能血液凝集仪,电子血球计数仪等)。同时该学科还分别与校内相关研究方向进行优势组合,开展实质性的合作研究。该学科组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及第四军医大学均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共同进行有毒中药学、心脑血管药物以及秦岭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

 

中药药理学科简介

 

中药药理学科始建于1971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学术特色,教学科研相结合,为国家培养高级中医药和中药药理学人才的专业学科。20019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药药理重点学科,2004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部地区中医药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队伍的形成了以郭惠玲教授、侯建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张恩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以徐小平教授、王昌利教授、胡本祥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建设共有人员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该学科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现有导师4人,在读研究生24人。毕业学生中有11人获博士后或博士学历。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抗感染中草药的研究与开发;2)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病中草药的研究;3)抗肿瘤中草药的研究;4)抗癌中草药遴选与评价。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中医管理局科研项目14项,横向课题约9项,共计科研经费98.6万元。公开发表论文42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编写或参编教材7部。科研成果曾获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中医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

中药药理学科总面积约900多平方米,直接为学科服务的科研实验室6个,包括: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第二测试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室(二级)、中药毒理实验室室、动物观察室、中心仪器室;教学实验室3个、准备室1个以及药品室、教师办公室、研究生学习室、资料档案室等。仪器设备总价值约200余万元。

中药药理学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学术特色,教学科研相结合,为国家培养高级中医药和中药药理学人才的专业学科。

 

 

 

 

  •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 招生咨询:029-38185360
  •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Copy Right2020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本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