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05 16:22:15来源:新闻网
2024年7月1日,我校第二附属医院西咸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严首春、护士长李花,联合耳鼻喉科王忠勋、王建宁成功为一名脑出血重症患者实施了超声定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此例手术为我校第二附属医院首例。
相较于传统的经皮气管切开术,该技术能使气道内情况清晰的展现在纤支镜之下,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与气管插管术类似,气管切开术是建立人工通气通道的一种方法,旨在通气供氧、清理气道、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从而为呼吸机辅助通气提供有效条件。
气管插管术是将气管内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声门置入气管内的方法。而气管切开术是从颈部切开颈段气管,将气切管置入气管内的方法。相较于气管插管,气切管无需占用口腔或鼻腔,患者耐受性好、舒适度高,从而使患者对镇痛镇静药物的需求大大降低,利于神志的观察和恢复。同时还可显著降低口咽部黏膜感染的风险,主要适用于需长期戴呼吸机的患者,如颅脑疾病长期昏迷者、呼吸衰竭者、肌无力者等。
超声定位可在气切手术操作前确定切口周围甲状腺情况、血管情况、气管软骨环和气管插管位置,以及气管前壁至皮肤的距离等情况。纤支镜引导直视下的操作,全程可直观的观察穿刺针、导丝、扩皮器在气管内的情况,定位精确,大大降低了盲穿导致气道后壁损伤、气管食管瘘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及时清理操作过程中气道内的分泌物和出血,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超声定位联合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切术尤其适用于颈部粗短、头部不能充分后仰、建立人工气道困难,气切操作难度较高的患者,创伤更小、更加安全,让气管切开术成为了真正的“迷你手术”。
超声定位联合纤支镜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的实施是我校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气管切开技术上的一项新突破。下一步,重症医学科将继续专注学习,提升诊疗水平,守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
(2024年7月5日第二附属医院来稿 文/王建宁 审核:宫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