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7 12:13:18来源:新闻网
9月6日,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党委书记刘双耀,岐黄学者、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闫咏梅应邀出席会议,国际合作交流处、党校办负责人参加会议。
余艳红指出,这十年是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注重顶层谋划、共建共享、守望相助、完善治理,促进中医药引领世界传统医药快速发展,推动中医药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她建议:一是强化政策引领,深化传统医药治理合作。二是增进健康福祉,强化传统医药服务供给。三是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传统医药核心竞争力。四是着眼民心互通,促进传统医药文化互鉴。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希奎认为,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靳伟强调,北京市将继续发挥首都优势,挖掘中医药在打造国际交往、科技合作、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综合服务五个功能平台中的独特力量,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传统医学囊括了关于草药、自然愈合疗法和整体健康方法的各种信息。通过将这些传统方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我们可以为长期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找到新的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表示,千年前,古丝绸之路传递着各国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故事,传统医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卫生合作正在不断加强。
在主题论坛“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产业融合升级”和“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上,嘉宾们表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才能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最终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近年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务实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扎实推进文化交流互鉴,积极投身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努力做好教育对外开放提质增效这篇“大文章”。
据悉,本次论坛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主题为:深化“一带一路”中医药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本届服贸会十大高峰论坛之一,第六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邀请了驻华使节、两院院士,以及企业家代表等出席,与会嘉宾围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等热点议题进行了交流。
(2023年9月7日国际合作交流处来稿 文/陈婧 审核:陈震霖)